或打开微信搜索编辑老师微信号添加:
作者:王冠庭;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参考文献:
[1]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和干扰素活性测检[J]. 王冠庭,朱金水,徐家裕. 上海医学. 1995(02)
[2]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前后免疫功能研究[J]. 吴贤益,王冠庭,朱金水,徐家裕. 肿瘤. 1994(05)
...
作者:承伯钢;施红;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痞满胀痛、嘈杂、嗳气、纳呆,舌质多见暗红或淡紫等,且病程冗长,缠绵不愈。胃粘膜相损害主要为胃粘膜慢性活动性炎症,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或伴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气血是脏腑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脏腑与气血之病变互为因果,气血病变是脏腑病变的重要部分。以气血理论为纲,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以气血...
作者:贾小庆;赵益业;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关键词:静脉曲张/中药疗法;熏洗;@邓铁涛;...
作者:方承康;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
作者:雷成阳;赵华;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黄保中,男,69 岁,主任医师。历任西 安市中医医院大内科主 任、院长、陕西省政协 委员等职。现任中国中 医药学会委员,陕西省 中医、中西医结合学术 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暨西安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中医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中医》编委,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擅长治疗肝病、肾病、...
作者:张荣在;林建昌;黄国栋;余智涛;王悦辉;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采用经验方润肠片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105例,并与果导片治疗33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润肠片组排便恢复正常82例,好转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19%;果导片组排便恢复正常13例,好转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2.73%。2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认为本病多属虚秘、气秘,其本在液,其制在气,...
作者:徐涟;魏丹霞;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运用自拟芪玉饮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1例,结果痊愈17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认为本病属气津两虚,肝郁脾虚之证。本方有补益气津、调畅枢机、健运脾胃、养心安神之功。对疲劳、烦躁等症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疲劳综合征;慢性/中药疗法;@芪玉饮/治疗应用;补益剂/治疗应用;
参考文献:
作者:刘信江;郑友灿;史宗强;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为观察前列1号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观察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前列腺液白细胞等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前列腺炎/中药疗法;@前列1号胶囊/治疗应用;清热祛湿剂/治疗应用;
参考文献:
[1]实用临证中药手册[M]. 人民军医出版社 ...
作者:徐大梅;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应用万应花散加减内服并外洗治疗春季结膜炎80例,并与对照组48例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2%,对照组为25.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为27.5%对照组为91.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结膜炎,变应性/中药疗法;投药,口服;熏洗;...
作者:潘伟军;李奋儒;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对186例史密斯骨折患者运用改良小夹板固定、前臂分期体位摆放和三角巾悬吊2期选用方法治疗,结果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治疗时间5周。认为骨折复位后再移位及功能恢复欠佳的原因与复位后小夹板固定的方法以及体位有关。采用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关键词:骨折/中医疗法;小夹板固定/方法;熏洗;...
作者:黄柳和;孔令深;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关键词:颈椎病/中西医结合疗法;牵引术;穴位疗法;...
作者:吕宗莲;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
作者:徐雨龙;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关键词:扭伤和劳损/中医疗法;综合疗法;小针刀;腰肌;...
作者:黄慧文;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
作者:刘和强;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关键词:补肾;通利;尿潴留/中药疗法;前列腺肥大/并发症;...
作者:谢晓华;周文高;崔学教;杨超;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关键词:温阳;利湿;肠梗阻/中药疗法;手术后并发症/中药疗法;老年人;...
作者:杨光钦;潘志强;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用血虎汤治疗放射性与化学性白细胞减少症37例,对照组以利血生、鲨肝醇等治疗20例。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45.00%,2组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关键词:白细胞减少/中药疗法;@血虎汤/治疗应用;补益剂/治疗应用;抗肿瘤药;多剂联用/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作者:俞海峰;曹志红;顾泮芳;高幼霞;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关键词:疥疮/中药疗法;@灭疥汤/治疗应用;杀螨(中药)/治疗应用;...
作者:吴哲生;黄瑀;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关键词:肝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化学栓塞,治疗性;@榄香烯乳/治疗应用;抗肿瘤药(中药)/治疗应用;...
作者:谭志宏;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分型;儿童;...
作者:尹莲芳;刘璐;弓玉祥;濮家伉;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探讨黄蜀葵花对肾病综合征大鼠尿中透明质酸(HA)的影响。复制阿霉素诱导大鼠肾病模型,观察尿中HA的变化。结果:黄蜀葵花可使肾病大鼠的尿HA水平明显增加;尿N-乙酰-B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明显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显著改善。结论:黄蜀葵花对尿排泄 HA有明显改善作用,这对于防止肾小管病变、肾纤维化的发生均有益处。
关...
作者:段国勋;庞龙;熊天琴;周德瑞;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对97例经24小时食管pH值动态监测和胃镜检查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以临床主症、主症特点、兼症、全身症状及舌、脉征象为基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中医传统的辨证思维方式,参考历代医家关于本病相关疾病的辨证经验和观点,对所有病例进行病位、病性、病因、病机辨证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本病的主要证型。研究结果:本病的病位在胃,与肝、脾、肺有关,其...
作者:叶燕萍;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为探讨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及病因病机,对10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分型、雌二醇水平分析研究,发现肝郁肾虚夹瘀型的比例最高,其余依次为肝郁肾虚型、肾虚型、肝郁型。而E2水平以肝郁型为最高,依次为肾虚型、肝郁肾虚型、肝郁肾虚夹瘀型,与辨证分型成反比。认为肾虚是更年期综合征的最主要因素,肝郁是导致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病机。E2水平减低其病情...
作者:胡标伦;曾宪进;李远良;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对小柴胡汤单煎与合煎颗粒冲剂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2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认为:二种煎剂可以互相通用,从而为今后采用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组成小柴胡汤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根据。
关键词:小柴胡汤;剂型;临床试验;
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编号:98467);
;...
作者:赵明德;郑广成;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应用中药僵蚕、党参加丙种球蛋白治疗60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者,并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G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为有效的方法。比较各项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为缩短,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G较前明显增高。
关键词:神经根炎/中西医结合疗法;急性病;
参考文献:<...
作者:邴卫平;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关键词:脓肿/中西医结合疗法;肛门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糖尿病/并发症;...
作者:杨怀书;张国宪;马少丰;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总有效率为91.6%,并能降低血脂、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降压、降脂、降低血液粘度、保护血管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宁心丸/治疗应用;...
作者:梁渭波;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
作者:霍彬;钱梅兰;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
作者:弯玲;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
作者:李健敏;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
作者:罗文峰;罗英伟;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
作者:吴成江;张耀煌;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
作者:朱树宽;刘学福;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
作者:安少先;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
作者:江淑安;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
作者:吴素玲;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
作者:翁工清;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
作者:梁大华;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
作者:林英基; 期刊:《新中医》 2000年9期
...